充滿不安的2020年,同時也是換日線的五週年。回首當年總編於創刊號《世界教我的一堂課》中寫下的發刊詞:「獻給『不知天高地厚』的你,因為不知道天有多高,所以勇於挑戰前人未曾設下的目標;因為不知地有多厚,所以選擇踏上旅途,寫下屬於自己的冒險篇章。」
現實特別嚴峻的現在,換日線欲透過十位台灣青年衝破框架、 進而成為其領域突出者、並回饋台灣的故事,領年輕人看見希望的光,再進一步發掘更多在地的亮點人物成為他人的啟發,為年輕人於失落的一年注入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氣!
郭家佑 | 詹慧珍 | 劉政暉 | 林子鈞 | 王欣蕾 |
郭家佑。商管與社會科學的混合腦,5年在5個不同的國家工作,回台創辦了數位外交協會,專長是把台灣推上各國的新聞與社群媒體,還有研究各國人類。執行過的專案在超過20個國家的網路世界被討論,以及刊登在13個國家的媒體,最近正在學習帶領10國語言專長的團隊,深入世界更多的社群角落。 | 如果,「問題」是一切的開端,我想問食物是從哪裡來的?吃進嘴裡的究竟是什麼? 從公平貿易到食物設計,我發現我喜歡做的、想要做的,都是和分享、解決問題、幫助別人有關,特別是我喜歡用看似平凡無奇的食物,與人分享我的所見所聞,引領人們思考食物與人之間的關係,喚醒大家關注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。漸漸地,我發現「吃」可以成為轉動世界的力量,讓社會的美好被看見! | 遊歷世界六十餘國後投身「教育」第一線,旅居島嶼東南方進入第六年。深深為「百年樹人」之交心而感動,更為太平洋西岸的「原住民」與「東南亞」文明之浩瀚而著迷著。 致力透過文字、語言、感官體驗,鏈結「在地與全球」、「北方與南方」以及「他者與我者」等歧異卻相容之觀點。 以推動「臺灣人都能擁有『接地氣的國際觀』」為人生職志。 | 2015年深入尼泊爾震央,共同創辦遠山呼喚。五年來透過創造「教育種植計劃」,成功翻轉區域教育環境,帶領四千位貧童重返學校。 遠山呼喚相信長期教育,也深信終有一天,Made in Taiwan也能變成國際品牌。 | |
林薇 | 張東琳 | 江玉敏 | 黃建堯 | 蘇莘 |
一個很愛講話的女孩。一米五的身軀裡,裝載著溫柔的靈魂,堅毅的態度,和不怕死的勇氣。 每天在不同的斜槓身份中努力生活著,是作家,講師,非營利組織工作者,也是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在學生,及第一位代表臺灣前往世界聯合學院荷蘭校區的畢業生。 在經歷過各種婦科的煎熬後,開始關注月經議題,並在2019年集結夥伴,創辦小紅帽,臺灣第一個致力於提倡月經權益、推廣月經教育與解決月經問題的非營利組織。期待透過行動與倡議,讓每個正值經期的人,都不再為月經所困。 | 追尋對世界的熱情和感動,在英國創立一間顧問公司,致力打擊現代奴役、人口販運、強迫勞動等問題,為政府、業界、學界提供顧問服務,協助政策研究。又因為公司革命性地作法,培力發展中國家青年成為顧問,成為受認證的英國社會企業。也被邀請成為聯合國大學反奴役平台的政策委員,以及全球扶輪反奴役子團體的理事成員。 | 業安科技執行長,聯考英文9分,大學重考3次,大公司一間也沒有錄取,2019年創立業安科技,在一年內就將台灣軟體服務推到亞洲六國,帶領團隊僅用21天開發口罩販賣機,並在2020獲得國發基金投資。如果職場沒有舞台,就自己搭建舞台,聯考考不好,英文不會講,大公司不錄取的孩子,依然有開創精彩人生的可能。 |